養虎遺患的成語故事

拼音yǎng hǔ yí huàn
基本解釋遺;留下;患:禍患。養著老虎;留下禍患。比喻縱容壞人;給自己留下后患。也作“養虎留患。”
出處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
養虎遺患的典故
秦朝末期,由于秦國統治十分殘暴,激起了天下民眾的反抗。其中劉邦和項羽是起義軍的代表。劉邦比項羽先攻下秦的都城咸陽,項羽很不服氣,決定攻打劉邦。當時項羽的勢力很強大,劉邦不敢應戰,只得退守到漢中。后來,劉邦任用賢臣,廣施仁政,勢力逐漸強大起來。而項羽卻相反,一天天被孤立。這時,劉邦并沒有攻打項羽,而是派人去和項羽商量,愿意以鴻溝作為界線,兩人各占領一邊,并簽訂互不侵犯的和約。項羽明白以自己的力量很難打敗劉邦,只好接受這個建議。雙方簽下合約后,項羽帶兵往東去了,劉邦感到很滿意,打算撤兵往西回到自己的地方去。但大臣張良等人卻對他說:“您已占領天下大部分的土地,諸侯又都投靠了你。項羽的軍隊已經不堪一擊,如果不趁現在消滅他,將會留下后患,真是養虎遺患呀!”劉邦也覺得他們說的很有道理,于是發兵消滅了項羽,建立了西漢王朝。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養虎遺患)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度外之人 | 《三國志·魏志·楊阜傳》:“曹公有雄才遠略,決機無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盡其力,必能濟大事者也。” |
徑情直遂 | 《歇冠子 著希》:“夫義,節欲而治,禮,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徑情而行也。” |
舉重若輕 | 清 趙翼《甌北詩話》:“坡詩不尚雄杰一派,其絕人處,在乎議論英爽,筆鋒精銳,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 |
勞民傷財 | 《元史 李元禮傳》:“而又勞民傷財,以奉土木。” |
鬼爛神焦 | 唐 韓愈《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截然高周燒四垣,神焦鬼爛無逃門。” |
視微知著 | |
口快心直 | 清 曹雪芹《紅樓夢》:“云姑娘,你如今長大了,越發心直嘴快了。” |
故步不離 | 清·張履祥《與陳乾初書》:“學者凡事執一時之偶見,信一己之偏私,沾沾自得,吝不肯舍者,率因無所進步,是以故步不離耳。” |
水中撈月 | 元 楊景賢《劉行道》三:“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撈月。” |
互通有無 | 唐 韓愈《原道》:“為之賈,以通其有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