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下懷的成語故事

拼音zhèng zhòng xià huái
基本解釋正好對上自己的心意(中:投合;符合;下:在下;自己)。
出處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63回:“蔡福聽了,心中暗喜:‘如此發(fā)放,正中下懷。’”
正中下懷的典故
盧俊義從梁山泊回來后被妻子與李固誣陷入獄,燕青搭救沒成功。梁山泊拼命三郎石秀在刀下救得盧俊義,也因寡不敵眾而入獄。北京官府梁中書擔心宋江出兵圍城,只好將他們兩人打入死牢暫不處死,老頭蔡福正中下懷,設(shè)法保護兩位好漢。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正中下懷)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眼空一世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1卷:“腹飽萬言,眼空一世。” |
吉星高照 | 陳殘云《熱帶驚濤錄》:“那是他在香港當學(xué)徒時刺上的,帶有‘吉星高照’之意。” |
火樹銀花 | 唐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
翩翩起舞 | 唐 李白《高句驪》:“翩翩舞廣袖,似鳥海東來。” |
惡衣惡食 | 先秦 孔子《論語 里仁》:“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
雪兆豐年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古人云:‘雪兆豐年’。” |
草菅人命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1卷:“所以說為官做吏的人,千萬不要草菅人命,視同兒戲!” |
玩世不恭 | 明 李開先《雪蓑道人傳》:“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風(fēng)韻,只是玩世不恭,人難親近耳。” |
無時無刻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卻像掉了一件東西的,無時無刻不在心上。” |
出頭露面 | 明 施耐庵《水滸傳》:“孫二娘從小出頭露面,況是過來人,慣家兒,也不害什么羞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