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之內皆兄弟的成語故事

拼音sì hǎi zhī nèi jiē xiōng dì
基本解釋世界各國的人民都象兄弟一樣?!八暮!敝柑煜拢珖1硎咎煜碌娜硕枷裥值芤粯?。
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顏淵》:“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p>
孔子的弟子司馬牛,有一次向孔于請教怎樣做君子。孔子對他說:“君子不憂愁,不害怕?!彼抉R牛不懂這話的意思,問道:“不憂愁,不害怕,就叫做君子了嗎?”孔子說:“君子經常反省自己;所以內心毫無愧疚,還有什么可憂愁、可害怕的呢?”司馬牛告辭孔子后,見到了他的師兄子夏。他憂愁他說:“人家都有兄弟,多快樂呀,唯獨我沒有。”子夏聽了安慰他說:“我聽說過:“一個人死與生,要聽從命運的安排,富貴則是由天來安排的?!訉ぷ髦斏髡J真,不出差錯;和人交往態度恭謹而合乎禮節。那么普天之下到處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擔憂沒有兄弟呢?”
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四海之內皆兄弟)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歸心如箭 | 清 名教中人《好逑傳》第12回:“ 承長兄厚愛,本當領教,只是歸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td> |
自暴自棄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td> |
致遠恐泥 | 春秋·魯·孔丘《論語·子張》:“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td> |
趁火打劫 | 清 頤瑣《黃繡球》第三回:“這一天見來的很是不少,黃通理更代為躊躇,怕的是越來越多,容不下去,而且難免有趁火打劫,順手牽羊的事?!?/td> |
噓寒問暖 | 冰心《關于女人 我最尊敬體貼她們》:“孩子們安靜聽話,太太笑臉相迎,噓寒問暖?!?/td> |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 元 無名氏《爭報恩》第一折:“則愿得姐姐長命富貴,若有些兒好歹,我少不得報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td> |
不二法門 | 《維摩詰經 入不二法門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
前瞻后顧 | 清·梁章鉅《歸田瑣記·七十致仕》:“死期將至,尚留金紫之班,而必至日暮途遠,夜行不休,前瞻后顧,無所棲歸,不亦太可憐乎!”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21卷:“如今俗語云,逢人只說三分話,只此便是不忠。” |
意氣風發 | 三國 魏 曹植《魏德論》:“武皇之興也,以道凌殘,義氣風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