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面桃花的成語故事

拼音rén miàn táo huā
基本解釋原指女子的容貌與桃花相輝映;后用以指所愛而不能相見的女子。
出處唐 崔護《游城南》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人面桃花的典故
唐朝時有一位到京城應考的讀書人,有一次他到城南郊外游玩,看到一間小屋很不錯,就找借口走進去看看。沒想到一看就看上了屋里一位美麗的姑娘。第二年清明節他又回到那間屋子,卻看見大門鎖著,人已經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于是就提筆寫了一首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然后就回去了。
過了幾天,不死心的他又回到那個地方,這一次大門不但沒深鎖,還看見姑娘的父親,姑娘的父親傷心地告訴他說:“我女兒因為看了他寫的詩因此得了相思病,沒想到竟因此而死了。”他聽了之后非常難過,情不自禁抱著姑娘大哭,沒想到這時姑娘卻醒了過來,原來她只是昏倒而已。不久后,身體漸漸痊愈的姑娘就和讀書人結成了夫妻。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人面桃花)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入吾彀中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私幸端門,見新進士綴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任人唯親 |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過去張國燾的干部政策與此相反,實行‘任人唯親’,拉攏私黨,組織小派別。” |
僧多粥少 | 王朔《浮出海面》:“國家有困難,僧多粥少,為國分憂嘛。” |
野心勃勃 | 清 陳天華《獅子吼》:“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國盡歸他的字下。” |
四書五經 | 漢 班固《白虎通 五經》:“五經何謂?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宋 朱熹著有《四書集注》。 |
明爭暗斗 | 馮玉祥《我的生活》:“于是兩方明爭暗斗,各不相讓,一天利害一天,鬧成所謂‘府院之爭’。” |
慌里慌張 | 老舍《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畫》:“因為伯龍就是那么個一天到晚慌里慌張的人,這個腳朝天的圖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 |
春山如笑 | 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訓》:“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 |
花拳繡腿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69回:“只見張國乾縛得花拳繡腿,戚光祖、戚繼祖兩個教師在后面跟著,走上臺來,兩邊坐定。” |
行不顧言 | 戰國·鄒·孟軻《孟子·盡心下》:“言不顧行,行不顧言,則曰:古之人,古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