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門倚閭的成語故事

拼音yǐ mén yǐ lǘ
基本解釋閭:古代里巷的門。形容父母盼望子女歸來的迫切心情。
出處《戰國策·齊策六》:“女朝出而晚來,則吾倚門而望,女暮出而不還,則吾倚閭而望。”
倚門倚閭的典故
齊王的宗族王孫賈,15歲就被召進宮當齊王的侍臣。他母親很愛他,每當他入朝,總要再三叮囑他早些回來。如果他回家晚了,母親就會焦急的倚在門外等他回來。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派樂毅討伐齊國,很快攻下了齊國都城臨淄。齊王倉惶逃走,逃到了營城,這天,王孫賈沒有在齊王身邊,聽說齊王出逃,急忙前去追尋,因不見齊王,只得回家。
母親見了,問:燕兵來了,你為何不保護齊王。王孫賈道:“我不知道大王在什么地方。”
母親非常生氣,說:“你每天回來晚了,我會倚在家門口等。你既然是大王的侍臣,竟然不知道他去哪兒了,那你還回家干什么!”王孫賈聽后,很慚愧,馬上離家再去打聽齊王下落。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倚門倚閭)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夢幻泡影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應化非真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序:“覺世間變幻之態,無有過于中國官場者……嘗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處說起。” |
命中注定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這是我命中注定,該做他家的女婿。” |
逸游自恣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梁冀傳》:“少為貴戚,逸游自恣。” |
謙受益,滿招損 | 明·沈采《千金記·延訪》:“謙受益,滿招損。” |
珠宮貝闕 | 戰國楚·屈原《九歌·河伯》:“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朱宮。” |
快心滿志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6回:“只圖一時快心滿志,不管犯世途萬種危機。” |
喔咿儒睨 | 戰國 楚 屈原《卜居》:“栗斯,喔咿儒睨以事婦人乎?” |
指天誓日 | 唐 韓愈《柳子厚墓志銘》:“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負,其若可信。” |
難上加難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七回:“所有上條陳一事,竟是難上加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