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非木石的成語故事

拼音shēn fēi mù shí
基本解釋謂自身并不是毫無感情的人。
出處西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身非木石,獨與法吏為伍,深幽囹圄之中,誰可告愬者?”
身非木石的典故
西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司馬遷因漢將李陵攻打匈奴失敗被迫投降一事,為李陵說了情,遭到了宮刑并被關入大牢,面對這奇恥大辱,他只好給好友任安寫信傾訴他的不幸:“身非木石,獨與法吏為伍,深幽囹圄之中,誰可告訴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身非木石)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草木知威 | 《新唐書 張萬福傳》:“朕謂江淮木草亦知爾威名。” |
進種善群 | 清·張鶴齡《法人篇》:“且變法之后,而人亦有與之俱變者,此進種善群之公例,而其效有操券決也。” |
期頤之壽 | 《南齊書·禇炫傳》:“使淵作中書郎而死,不當是一名士邪!名德不昌,遂令有期頤之壽。” |
革風易俗 | |
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 | 《宋史·鄧綰傳》:“笑罵從汝,好官須我為之。” |
上下其手 | 唐 周矩《為索元禮首按制獄疏》:“微諷動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圣旨也。”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春秋·齊·管仲《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膽如斗大 |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姜維傳》:“維妻子皆伏誅。”裴松之注引《世語》:“維死時見剖,膽如斗大。” |
爭先恐后 | 明 屠勛《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門橋記》:“匪公帑而樂施者爭先恐后。” |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 | 《戰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于牛后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