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濟(jì)可的成語故事

拼音yǐ bù jì kě
基本解釋指用否定錯誤意見的辦法,幫助國君走上成功之路。不,同“否”。濟(jì),成。
出處《左傳·昭公二十年》:“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xiàn)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xiàn)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無爭心。”杜預(yù)注:“否,不可也。獻(xiàn)君之否,以成君可。”
暫未找到成語以不濟(jì)可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以不濟(jì)可)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傾家蕩產(chǎn) | 晉 陳壽《三國志 蜀志 董和傳》:“貨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傾家竭產(chǎn)。” |
含辛茹苦 | 宋 蘇軾《中和勝相院記》:“無所不至,茹苦含辛,更百千萬億生而后成。” |
堂堂一表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七回:“爹娘生下灑家,堂堂一表,凜凜一軀,自小學(xué)成十八般武藝在身,終不成只這般休了!” |
說一不二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40回:“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還有個東閃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卻是從來說一不二。” |
擦肩而過 |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32回:“后來彼此又擦肩而過。” |
三長兩短 | 明 羅貫中《三遂平妖傳》:“萬一些后再有三長兩短,終不能靠著太醫(yī)活命。” |
角巾素服 | |
反面無情 | 明 邵璨《香囊記》:“他也是一個君主,恐怕反面無情,那時節(jié)悔之晚矣!” |
目眩心花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7卷:“任道元抬頭起來看見,驚得目眩心花,魂不附體。” |
徇私舞弊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83回:“誰想這伙官員,貪濫無厭,徇私舞弊,克減酒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