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頭音信的成語故事

拼音lǒng tóu yīn xìn
基本解釋指寄往或來自遠方的書信。
出處元 高明《琵琶記 伯喈行路》:“嘆路途千里,日日思親。青梅如豆,難寄隴頭音信。”
隴頭音信的典故
南朝時候,宋朝的陸凱與文人范曄關系特別好,經常書信往來。一天陸凱在江南采得梅花一枝,并做詩一首:“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寄給長安的范曄。范曄收到后感動萬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隴頭音信)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輕歌曼舞 | 《群音類選 玉如意記 賞月登仙》:“助人間才子佳人興,輕歌慢舞,任星移斗橫。” |
明若觀火 | 《尚書 盤庚上》:“予若觀火。”宋 蔡沈集傳:“我視汝情,明若觀火。” |
同病相憐 | 漢 趙曄《吳越春秋 闔閭內傳》:“子不聞《河上歌》乎?同病相憐,同憂相救。” |
以小見大 | 老舍《趙子曰》:“這樣的事實不能算他的重要建設,可是以小見大,這幾件小事不是沒有完全了解新思潮的意義的人們所能辦到的。” |
草菅人命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11卷:“所以說為官做吏的人,千萬不要草菅人命,視同兒戲!” |
旁征博引 | 清 王韜《淞隱漫錄》:“生數典已窮,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計女多于生凡十四則。” |
肝膽過人 | |
不費吹灰之力 | 清 劉鶚《老殘游記》第17回:“他因聽見老殘一封書去,撫臺便這樣的信從,若替他辦那事,自不費吹灰之力。” |
牝雞司晨 | 《尚書 牧誓》:“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 |
同心合力 | 《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