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狼入室的成語故事

拼音yǐn láng rù shì
基本解釋引:招引;把狼引到室內。比喻自己把壞人或敵人招引進來。
出處元 張國寶《羅李郎》:“我不是引的狼來屋里窩,尋得蛐蜒鉆耳朵。”
引狼入室的典故
有個牧羊人在山谷里放羊。他看見遠遠地有只狼跟著,就時刻提防著。幾個月過去了,狼只是遠遠地跟著,并沒有靠近羊群,更沒有傷害一只羊。牧羊人漸漸地對狼放松了戒心。后來,牧羊人覺得狼跟在羊群后面有好處,不用再提防別的野獸了。再后來,他索性把狼當成了牧羊狗,叫它看管羊群。牧羊人見狼把羊管得很好,心里想,人們都說狼最壞,我看不見得……
有一天,牧羊人有事要進城去,就把羊群托狼看管,狼答應了。狼估計牧羊人已經進城了,就沖著山林中大聲嚎叫了幾聲。它的嚎叫聲引來了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狼。那群羊全被狼吃掉了。
牧羊人不了解狼的本性,才被狼的偽善欺騙了。成語“引狼入室”比喻把壞人引進內部。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引狼入室)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身無分文 | 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一章:“他現在是身無分文,靠那好心腸的女店主借錢度日。” |
不可勝舉 | 明 方孝孺《答俞景文》:“古之傳世者雖不可勝舉。” |
假公濟私 |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他假公濟私,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 |
背腹受敵 |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吾無水戰之具,而使淮兵斷正陽浮橋,則我背腹受敵。” |
僧多粥少 | 王朔《浮出海面》:“國家有困難,僧多粥少,為國分憂嘛。” |
零光片羽 | 黃遠庸《記者眼光中之孫中山》:“其所對北京內外記者所言,皆不過此三種政策之零光片羽,蓋孫先生之樂觀主義如此。” |
河魚腹疾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河魚腹疾,奈何?” |
如法炮制 | 宋 釋曉瑩《羅湖野錄》第四卷:“若克依此書,明藥之體性,又須解如法炮制。” |
蝶粉蜂黃 | 唐·李商隱《酬崔八早梅有贈兼示之作》:“何處拂胸資蝶粉,幾時涂額藉蜂黃。” |
今來古往 | 唐·崔玨《道林寺》詩:“今來古往人滿地,勞生未了歸丘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