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堂入室的成語故事

拼音shēng táng rù shì
基本解釋古代宮室,前為堂,后為室。比喻學識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達到很高的成就。
出處先秦 孔子《論語 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p>
春秋時期,孔子的弟子子路為人直率,喜歡彈瑟,不愛讀書,孔子開導他,他決定認真讀書與彈瑟。他彈瑟的聲音充滿殺氣,孔子給予糾正并表揚他:“子路彈瑟的本領已經登上廳堂,但尚未進入內室,已經有一定成就,但沒到最高境界?!?/p>
升堂入室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升堂入室)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眼空一世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1卷:“腹飽萬言,眼空一世?!?/td> |
節用裕民 | 荀況《荀子 富國》:“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余?!?/td> |
眾多非一 | 漢 王充《論衡 別通》:“孔子道美,故譬以宗廟,眾多非一,故喻以百官。” |
夸大其詞 | 《宋史 王祖道傳》:“蔡京開邊,祖道欲乘時徼富貴,誘王江酋、楊晟免等使納士,夸大其辭。” |
掉舌鼓唇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79回:“妝女的呈嬌獻媚,令人消魂;耍丑的掉舌鼓唇,令人捧腹?!?/td> |
二八佳人 | 宋·蘇軾《李鈴轄座上分題戴花》詩:“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td> |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 | 《戰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翊笸跷髅娼槐鄱际虑?,何以異于牛后乎?” |
皮開肉綻 | 元 鄭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打得皮開肉綻碎了骨頭?!?/td> |
神出鬼入 | 《淮南子 兵略訓》:“善者之動也,神出而鬼行。” |
空口無憑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27回:“空口無憑的話,門生也不敢朝著老師來說?!?/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