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弓之鳥的成語故事

拼音jīng gōng zhī niǎo
基本解釋被弓箭嚇怕了的鳥。比喻受過驚嚇的人;遇到一點情況就惶恐不安。也作“傷弓之鳥”。
出處《晉書 王鑒傳》:“黷武之眾易動,驚弓之鳥難安。”
驚弓之鳥的典故
更羸(léi)陪同魏王散步,看見遠處有一只大雁飛來。他對魏王說:“我不用箭,只要虛拉弓弦,就可以讓那只飛鳥跌落下來?!?/p>
魏王聽了,聳肩一笑:“ 你的射箭技術(shù)竟能高超到這等地步?”更羸自信地說:“能。”不一會兒,那只大雁飛到了頭頂上空。只見更羸拉弓扣弦,隨著嘣地一聲弦響,只見大雁先是向高處猛地一竄,隨后在空中無力地撲打幾下,便一頭栽落下來。
魏王驚奇得半天合不攏嘴,拍掌大叫道:“啊呀,箭術(shù)竟能高超到這等地步,真是意想不到!”更羸說:“不是我的箭術(shù)高超,而是因為這只大雁身有隱傷?!蔽和醺婀至耍骸按笱氵h在天邊,你怎么會知道它有隱傷呢?”更羸說:“這只大雁飛得很慢,鳴聲悲涼。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飛得慢,是因為它體內(nèi)有傷;鳴聲悲,是因為它長久失群。這只孤雁瘡傷未愈,驚魂不定,所以一聽見尖利的弓弦響聲便驚逃高飛。由于急拍雙翅,用力過猛,引起舊傷迸裂,才跌落下來的?!?/p>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驚弓之鳥)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幫倒忙 | 浩然《艷陽天》第94章:“無形中,你們是幫倒忙,往我馬之悅這邊兒趕人哪!” |
物盡其用 | 馬烽《典型事例》:“這倒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兩全其美?!?/td> |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 元 無名氏《爭報恩》第一折:“則愿得姐姐長命富貴,若有些兒好歹,我少不得報答姐姐之恩,可不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
白費心機 |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142回:“我只落得白費心機,徒然失身于人,也不能遂我之愿?!?/td> |
齊頭并進 | 周恩來《在上海科學(xué)技術(shù)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實事求是,循序前進,齊頭并進,迎頭趕上?!?/td> |
鼠憑社貴 | 南朝 梁 沈約《恩幸傳論》:“曾不知鼠憑社貴,狐藉虎威,外無逼主之嫌?!?/td> |
堂堂一表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七回:“爹娘生下灑家,堂堂一表,凜凜一軀,自小學(xué)成十八般武藝在身,終不成只這般休了!” |
綽有余裕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我無官守,我無言責(zé)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余裕哉?” |
進本退末 | 西漢 桓寬《鹽鐵論 本議》:“愿罷鹽鐵酒榷均輸,所以進本退末,廣利農(nóng)業(yè)便也。” |
喟然長嘆 | 《論語·子罕》:“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