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聞不如一見的成語故事

拼音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基本解釋聞:聽。聽到一百次;也不如親眼見到一次。指多聽不如親眼看到更可靠或印象更深刻。
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趙充國傳》:“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逾度,臣愿馳至金城,圖上方略。”
百聞不如一見的典故
漢朝的時候,西邊湟水一帶,聚居著羌族人,稱為西羌。自從漢武帝打敗匈奴以后,西羌比較安定。漢宣帝時,朝廷派了官員渠安國去西羌視察。那里的一些部落請求朝廷放寬禁令,但問題沒有解決,渠安國就回來了。
過了不久,西羌的一些部落聯合起來渡過湟水,并派人與匈奴聯系。渠安國帶了一批人馬再去西羌,結果被西羌打得大敗。
再派誰去呢?宣帝派人向老將軍趙充國請教。趙充國說:我去最合適了。宣帝又派人問趙充國:皇上請將軍估計一下西羌的情況,他們的實力如何,該派去多少人馬?趙充國說:百聞不如一見。對方軍事上的情況如何,在后方很難準確地估計,還是讓我上前方了解了解再來制定策略吧!趙充國到了西羌,先認真了解情況,又采取了分化瓦解的辦法,團結了大多數西羌人,終于使西羌安定下來。
趙充國說的百聞不如一見后來就成了諺語。它的意思是聽到一百次,也不如親自去看一次,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凡事要調查研究才能下結論。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百聞不如一見)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聞聲相思 | 《鬼谷子·內揵》:“君臣上下之事,有遠而親,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進前不御,遙聞聲而相思。” |
無妄之災 | 《周易 無妄》:“六三,無妄之災。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災。” |
多多益善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
孤身只影 | 元 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可憐我孤身只影無親眷,則落的吞聲忍氣空嗟怨。” |
犀牛望月 | 《關尹子 五鑒》:“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識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
驚心動魄 | 南朝 梁 鐘嶸《詩品》上卷:“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
肝膽過人 | |
百戰百勝 |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是故以眾擊寡,以治擊亂,以富擊貧,以能擊不能,以教卒練士擊驅眾白徒,故十戰十勝,百戰百勝。” |
萬無一失 | 漢 枚乘《七發》:“孔老覽觀,孟子持籌而算之,萬不失一。” |
反治其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