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橫流的成語故事

拼音cāng hǎi héng liú
基本解釋滄海:大海;橫流:水溢出河道四處奔流。海水泛濫;四處奔流。比喻政治混亂;社會動蕩不安;也作“橫流滄海”。
出處《晉書 王尼傳》:“滄海橫流,處處不安也。”
滄海橫流的典故
西晉末年,匈奴等少數民族起兵反晉,天下戰亂紛紛,洛陽失陷,王尼帶上兒子離鄉背井到江南躲避禍亂,一路顛沛流離,他喟然長嘆:“滄海橫流,處處不安也”。到江夏投奔荊州刺史王澄,王澄不久死去,他們也活活餓死。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滄海橫流)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醋海翻波 | |
冰解的破 | 清 曾國藩《<經史百家簡編>序》:“惟校讎之學,我朝獨為卓絕,干嘉間巨儒輩出,講求音聲故訓,校勘疑誤,冰解的破,度越前世矣。” |
價值連城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 |
自我批評 | 鄧小平《在北方局黨校整風動員會上的講話》:“我們不但要有自我批評的精神,還要有批評的精神。” |
揮霍無度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02回:“因為兒子豹英一向揮霍無度,不敢交與他。” |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
尾生之信 | 《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記·蘇秦列傳》:“信如尾生,與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
結黨營私 |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宰相植黨營私,孤負任使。” |
功成名就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 |
兢兢戰戰 |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四折:“小儲君倒也安安穩穩守著妝盒做護身符,則是我陳琳兢兢戰戰抱著個天大悶葫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