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途同歸的成語故事

拼音shū tú tóng guī
基本解釋殊:不同的。通過不同的途徑;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
出處《周易 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涂,一致而百慮。”
暫未找到成語殊途同歸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殊途同歸)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革風易俗 | |
老奸巨猾 | 《宋史·食貨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縣;舞法擾民;蓋甚至前日。” |
反唇相稽 | 漢 賈誼《治安策》:“婦姑不相說(悅),則反唇而相稽。” |
火樹銀花 | 唐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
富貴不淫,威武不屈 | 清·方亨咸《邵村雜記·武風子傳》:“其有道者歟?不然,何富貴不淫,威武不屈耶?” |
揮霍無度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102回:“因為兒子豹英一向揮霍無度,不敢交與他。” |
喜新厭舊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不怕你有喜新厭舊的心腸,我自有移星換斗的手段。” |
民不畏死 | 《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
夷為平地 | 孫犁《我的綠色書》:“為了方便,把假山、小河,夷為平地,抹上洋灰,使它寸草不生,成了停車場。” |
纏綿悱惻 | 晉 潘岳《寡婦賦》:“思纏綿以瞀亂兮,心摧傷以愴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