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張撻伐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大規模地進行武力討伐(張:施行;撻伐:征討)。
出處清 吳趼人《痛史》第19回:“如果陛下必要大張撻伐,以示天威,則當多派士兵,以期必勝。”
例子我國若不大張撻伐,一奮神威,靠著各國的空文勸阻,他那里肯甘心就范呢!(清 曾樸《孽海花》第十四回)
基礎信息
拼音dà zhāng tà fá
注音ㄉㄚˋ ㄓㄤ ㄊㄚˋ ㄈㄚˊ
繁體大張撻伐
正音“撻”,不能讀作“dá”。
感情大張撻伐是中性詞。
用法動賓式;作謂語;多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大動干戈、口誅筆伐、大力聲討
反義詞和平共處
英語attack on a grand scal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豆萁燃豆(意思解釋)
- 有兩下子(意思解釋)
- 枝對葉比(意思解釋)
- 簞瓢屢空(意思解釋)
- 以權謀私(意思解釋)
- 玩世不恭(意思解釋)
- 辭簡意足(意思解釋)
- 空口無憑(意思解釋)
- 丑媳婦免不得見公姑(意思解釋)
- 火燭銀花(意思解釋)
- 隳肝瀝膽(意思解釋)
- 視死如歸(意思解釋)
- 目不斜視(意思解釋)
- 作賊心虛(意思解釋)
- 十惡不赦(意思解釋)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釋)
- 無關緊要(意思解釋)
-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意思解釋)
- 牛刀小試(意思解釋)
- 動魄驚心(意思解釋)
- 舉直錯枉(意思解釋)
- 耳聰目明(意思解釋)
- 不問青紅皂白(意思解釋)
- 暴露無遺(意思解釋)
- 陰陽怪氣(意思解釋)
- 閉門讀書(意思解釋)
- 惹是生非(意思解釋)
- 群山四應(意思解釋)
※ 大張撻伐的意思解釋、大張撻伐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 將:將領;受:接受。將領遠征在外可以相機作戰,不必事先請戰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戰。 |
用智鋪謀 | 運用智力,設謀略。亦作“用計鋪謀”。 |
取長補短 | 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
辭簡意足 | 簡:簡要;足:充實,完備。文詞簡要而內容充實。 |
功成名就 | 功:功業。就:達到。功績取得了,名聲也有了。 |
止沸益薪 | 謂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 |
己溺己饑 | 亦作“己饑己溺”。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饑”或“己饑己溺”謂視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們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 |
敗俗傷風 | 指敗壞社會道德風氣。 |
塵外孤標 | 塵外:世外;孤標:孤立的標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質。 |
不治之癥 | 治不好的病、絕癥。也比喻無法挽救的禍患或無法改正的弊端、錯誤。 |
百步穿楊 | 百步:一百步以外;楊:指楊樹的葉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選定的楊樹葉子。形容射箭技巧嫻熟。 |
舞刀躍馬 | 揮舞刀槍,縱躍戰馬。比喻奮勇作戰。 |
白首之心 | 老年時的壯志。 |
縱橫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來,沒有阻擋。 |
天下第一 | 形容沒有人能比得上。 |
知往鑒今 | 鑒:借鑒。了解過去作為今天的借鑒。 |
地丑德齊 | 丑:同類。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條件一樣。 |
不問青紅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問情由。 |
聰明伶俐 | 伶俐:靈活。形容小孩子頭腦靈活;記憶力和理解力強。 |
大勢所趨 | 大勢:總體局勢;趨:向、往。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 |
暗香疏影 | 暗香:淡淡的香氣;疏影:稀疏的影子。梅花的香味和姿態。指稱梅花。 |
來因去果 | 指事情的來龍去脈。 |
一枕黃粱 | 比喻夢幻的不現實的好事;也比喻想要實現的美好理想不能實現;落得一場空。 |
援筆立就 | 一拿起筆瞬間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
弊多利少 | 指弊端超過有利。 |
不言而喻 | 言:說明;喻:了解;明白。不用說就可以明白。 |
桃花運 | 指男子得到女子的特別愛戀。泛指好運氣。 |
罪魁禍首 | 作惡犯罪的頭子(魁、首:頭目)。指壞事的根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