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羊頭,賣狗肉的成語故事

拼音guà yáng tóu,mài gǒu ròu
基本解釋比喻以好的名義做招牌,實際上兜售低劣的貨色。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六:“懸羊頭,賣狗肉,壞后進,初幾滅。”
暫未找到成語掛羊頭,賣狗肉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掛羊頭,賣狗肉)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博學多聞 | 《文子 精誠》:“雖博學多聞,不免于亂。” |
脆而不堅 |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華而不實,脆而不堅。” |
掃地出門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84回:“有七八年的,也有三四年的,也有昨年的,也還有幾次利息還過的。要是清白掃地出門,總得兩千兩。” |
疑鄰盜斧 | 戰國·鄭·列御寇《列子·說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顏色,竊斧也;言語,竊斧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斧也。” |
陳言務去 | 唐 韓愈《答李翊書》:“惟陳言之務去,戛戛乎其難哉!” |
視微知著 | |
空谷傳聲 | 南朝 梁 蕭衍《凈業賦》:“若空谷之應聲,似游形之有影。” |
饑腸轆轆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西湖主》:“而枵腸轆轆,饑不可堪。” |
學而不厭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惹事生非 | 明 馮夢龍《古今小說 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如今再說一個富家,安分守己,并不惹事生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