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綏萬方的成語故事

拼音fǔ suí wàn fāng
基本解釋撫綏:安定、安撫;萬方:萬邦,萬族。指安定天下。
出處《尚書·太甲上》:“天監厥德,用集大命,撫綏萬方。”
暫未找到成語撫綏萬方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撫綏萬方)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混淆是非 | 清 陶曾佑《論文學之勢力及其關系》:“錮蔽見聞,淆混是非。” |
紙老虎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94回:“猶之世俗所稱紙老虎,望之若真,未嘗不可欺人于一時,決不能持于久遠。” |
披肝瀝膽 | 唐 劉賁《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策》:“或有以系危之機,兆存亡之變者,臣清披肝瀝膽,為陛下別白而重言之。” |
自我批評 | 鄧小平《在北方局黨校整風動員會上的講話》:“我們不但要有自我批評的精神,還要有批評的精神。” |
盲人說象 | 元 黃溍《書袁通甫詩后》:“吾儕碌碌,從俗浮沉,與先生相去遠甚,而欲強加評品,正如盲人說象。” |
大惑不解 | 莊周《莊子 天地》:“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 |
敏而好學 | 《論語·公冶長》:“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
臨危受命 | 三國 蜀 諸葛亮《前出師表》:“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 |
以身試法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尊傳》:“明慎所職,毋以身試法。” |
一文不名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佞幸列傳》:“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