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劍空壟的成語故事

拼音xuán jiàn kōng lǒng
基本解釋比喻心許朋友的事,不因人死而改變。
出處《史記·吳太伯世家》:“還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
懸劍空壟的典故
古代季札第一次出使北方,見到徐君結為好友。徐君喜歡季札的寶劍,口頭雖沒言明。季札心里明白這事,為了便于執行公務,就沒有送給徐君。季札公務完畢路過徐地,見徐君已經去世,就到他的墳墓旁把寶劍掛在樹上而離開。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懸劍空壟)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奉命惟謹 | 明 李東陽《先考贈少傅府君誥命碑陰記》:“東陽皆奉命惟謹。” |
老實巴交 | 徐光耀《平原烈火》:“一個一個心慈面善,全是老實巴交的。” |
背腹受敵 | 《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昪》:“吾無水戰之具,而使淮兵斷正陽浮橋,則我背腹受敵。” |
取長補短 | 《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 |
物腐蟲生 | 宋 蘇軾《范增論》:“物必先腐也,而后蟲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讒入之。” |
大失所望 | 漢 司馬遷《史記 高祖本記》:“秦人大失望。” |
不翼而飛 | 戰國 齊 管仲《管子 戒篇》:“無翼而飛者,聲也;無根而固者,情也。” |
揚威耀武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三十五回:“揚威耀武顯神通,走石飛沙弄本事。” |
直搗黃龍 | 元 脫脫等《宋史 岳飛傳》:“飛大喜,語其下曰:‘今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 |
進銳退速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其進銳者,其退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