詬如不聞的成語故事

拼音gòu rú bù wén
基本解釋詬:辱罵。被人辱罵卻好象沒有聽見一樣,不動聲色,形容寬宏大量,有涵養(yǎng)。
詬如不聞的典故
富弼,宋朝河南人,字彥國,死后謚號文忠,所以后人稱他為富文忠公。
據(jù)宋人陳長方編撰的《步里客談》說,富弼少年時,好學(xué),器量很大,遇到有人辱罵他,他好象沒有聽見一樣。旁人告訴他:“有人在罵你哩!”他毫不在意,說:“恐怕不是罵我吧?”旁人又告訴他:“那人指名道姓地罵你哩!”他還是毫不在意,說:“不會吧?天下同名同姓的多著呢!”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詬如不聞)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直言賈禍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難?!?/td> |
倒果為因 | 民意《告非難民生主義者》:“曾不問資本所以群趨于都會之故,是所謂倒果為因者耳。” |
敵眾我寡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td> |
僧多粥少 | 王朔《浮出海面》:“國家有困難,僧多粥少,為國分憂嘛。” |
明爭暗斗 | 馮玉祥《我的生活》:“于是兩方明爭暗斗,各不相讓,一天利害一天,鬧成所謂‘府院之爭’。” |
口快心直 | 清 曹雪芹《紅樓夢》:“云姑娘,你如今長大了,越發(fā)心直嘴快了?!?/td> |
喜新厭舊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不怕你有喜新厭舊的心腸,我自有移星換斗的手段?!?/td> |
大樹將軍 | 《后漢書·馮異傳》:“諸將軍并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td> |
可想而知 | 宋 王楙《野客叢書 漢唐俸祿》:“而郊以吟詩廢務(wù),上官差官以攝其職,分其半祿,酸寒之狀,可想而知?!?/td> |
成竹在胸 |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簹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zhí)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