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人門戶的成語故事

拼音bàng rén mén hù
基本解釋傍:依傍;靠著。依靠在別人家門庭上。比喻完全依賴別人;不能自主或自立。
出處宋 蘇軾《東坡志林》第12卷:“桃符怒,往復(fù)紛然不已。門神解之曰:‘吾輩不肖,方傍人門戶,何暇爭閑氣耶?’”
傍人門戶的典故
在古時候,春節(jié)時人們在桃木板上寫了神名,掛在門邊上以驅(qū)邪,叫桃符,後來演化成春聯(lián);在門上貼門神以鎮(zhèn)邪。端午節(jié)時,人們用艾草扎成人形,懸掛在大門上以消毒氣。
有一次,桃符仰面看著艾人,說:「你是甚么呀,怎么敢住在我頭上?」艾人屈身向下,回答道:「你已經(jīng)半截子入土了(從元旦到端午,約半年),還有臉同我爭上下嗎?」 桃符很生氣,和艾人吵了起來。門神勸解道:「不要吵了,我們這等人,都依附著人家的門戶過日子,哪里還有工夫爭閑氣呢?」。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傍人門戶)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見風(fēng)是雨 |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25回:“他們做都老爺?shù)模犚婏L(fēng)就是雨,皇上原許他風(fēng)聞奏事,說錯了又沒有不是的。” |
將計(jì)就計(jì) | 元 李文蔚《張子房圯橋進(jìn)履》:“將計(jì)就計(jì),不好則說是好。” |
鼠憑社貴 | 南朝 梁 沈約《恩幸傳論》:“曾不知鼠憑社貴,狐藉虎威,外無逼主之嫌。” |
逸游自恣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梁冀傳》:“少為貴戚,逸游自恣。” |
損人不利己 | 魯迅《書信 致曹聚仁》:“只有損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對的。” |
楊柳依依 | |
動蕩不定 |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tǒng)治時期史話》第77章:“粵系軍隊(duì)又侵入湘南,兩湖局勢也在動蕩不定中。” |
高步闊視 | 清·袁枚《新齊諧·冷秋江》:“果見一丈夫魋肩昂背,高步闊視,持大扇擊手作拍板,口唱《大江東》,于于然來。群鬼盡散。” |
來蹤去跡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6卷:“陸婆向來也曉得兒子些來蹤去跡,今番殺人一事,定有干涉,只是不敢問他,卻也懷著鬼胎。” |
溢于言表 | 明 朱舜水《答安東守約書三十首》:“來書十讀,不忍釋手,真摯之情,溢于言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