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壇罐罐的成語故事

拼音tán tán guàn guàn
基本解釋壇:一種口小肚子大的陶器;罐:盛東西用的大口陶瓷器皿。形容舊有的條條框框或規(guī)矩等。
出處毛澤東《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敵人進攻時,對付的辦法是‘御敵于國門之外’,‘先發(fā)制人’,‘不打爛壇壇罐罐’,‘不喪失寸土’,‘六路分兵’。”
暫未找到成語壇壇罐罐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壇壇罐罐)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手舞足蹈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樂則生矣,全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
輪扁斫輪 | 《莊子·天道》:“桓公讀書于堂上,輪扁斫輪于堂下。” |
吉星高照 | 陳殘云《熱帶驚濤錄》:“那是他在香港當學徒時刺上的,帶有‘吉星高照’之意。” |
旁若無人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刺客列傳》:“高漸離擊筑,荊柯和而歌于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 |
前因后果 | 梁 蕭子顯《南齊書 高逸傳論》:“史臣曰:‘今樹以前因,報以后果,業(yè)行交酬,連瑣相襲。’” |
如履薄冰 | 《詩經 小雅 小旻》:“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
用心良苦 | 清·錢謙益《題懷麓堂詩鈔》:“孟陽于惡疾沉痼之后,出西涯之詩療之,曰:‘此引年之藥物,亦攻毒之箴砭,其用心良亦苦矣。’” |
斗唇合舌 | 南唐·劉崇遠《金華子雜編》卷上:“韓三十五老大漢向同年覓得一副使,而更學斗唇合舌。” |
喜新厭舊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不怕你有喜新厭舊的心腸,我自有移星換斗的手段。” |
夫唱婦隨 | 《關尹子 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唱,婦者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