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愚內智的成語故事

拼音wài yú nèi zhì
基本解釋智:聰慧。外形笨拙憨厚,內心機智聰明。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荀攸傳》:“太祖每稱曰:‘公達外愚內智’。”
外愚內智的典故
東漢后期,曹操委任荀攸為軍師,曹操東征呂布久征不下,荀攸出謀劃策,活捉了呂布。后來他又用他的計謀殺了袁紹的大將顏良,荀攸機智聰明,善于謀劃,表面上不張揚,嚴守機密,從不讓外人知道。曹操評價他是外愚內智。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外愚內智)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齒牙為禍 | 《史記 晉世家》:“初,獻公將伐驪戎,人曰:'齒牙為禍。'及破驪戎,獲驪姬,愛之,竟以亂晉。 |
龍飛鳳舞 | 宋 蘇軾《表忠觀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龍飛鳳舞,萃于臨安。” |
大有可為 |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地方雖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為。” |
上下其手 | 唐 周矩《為索元禮首按制獄疏》:“微諷動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圣旨也。” |
首身分離 | 《戰國策·秦策四》:“刳腹折頤,首身分離。” |
直截了當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紫芝妹妹嘴雖利害,好在心口如一,直截了當,倒是一個極爽快的。” |
楊柳依依 | |
趕盡殺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黃天祿上馬,提槍出營,見余化曰:‘匹夫趕盡殺絕,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祿!’” |
敏而好學 | 《論語·公冶長》:“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
白日見鬼 | 宋 陸游《老學庵筆記》第六卷:“在京師時有語曰:‘吏、勛、封、考,筆頭不倒……工、屯、虞、水,白日見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