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無魚的成語故事

拼音shuǐ qīng wú yú
基本解釋水太清,魚就存不住身,對人要求太苛刻,就沒有人能當他的伙伴。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出處漢 班固《白虎通》:“故水清無魚,人察無徒。”
暫未找到成語水清無魚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水清無魚)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胡作非為 | 清 李汝珍《鏡花緣》:“或誣好吃懶做,或誣胡作非為。” |
徑情直遂 | 《歇冠子 著希》:“夫義,節欲而治,禮,反情而辨者也。故君子徑情而行也。” |
甕中之鱉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孫富視十娘已為甕中之鱉,即命家童送那描金文具,安放在船頭之上。” |
八斗之才 | 唐 李商隱《可嘆》詩:“宓妃愁坐芝田館,用盡陳王八斗才。” |
七搭八扯 | |
千錘打鑼,一錘定音 | 郭澄清《大刀記》第十章:“千錘打鑼,一錘定音——隊長,你就決定吧。” |
篤近舉遠 | 唐·韓愈《原人》:“故圣人一視而同仁,篤近而舉遠。” |
流離轉徙 | 清 戴名世《周烈婦傳》:“與其婦翁皆賤業,兩人流離轉徙者久之。” |
夫唱婦隨 | 《關尹子 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唱,婦者隨。” |
紛亂如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