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門羹的成語故事

拼音bì mén gēng
基本解釋拒絕客人進門叫做讓客人吃閉門羹。
出處唐 馮贄《云仙雜記》第一卷:“下列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
閉門羹的典故
古代宣城妓女史風長盜標致風流,能歌善舞,十分聞名,那些浪蕩公子和好色之徒紛紛登門拜訪,把妓院經常圍得水泄不通。史風把他們分成不同的等級,上等的客人來,她下樓接待,還做羹款待,下等客人來她不愿同他們見面,關起門來讓他吃羹。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閉門羹)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不可多得 | 東漢 孔融《薦禰衡表》:“若衡等輩,不可多得。”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有膽氣了。” |
連綿不絕 | 明·朱國禎《涌幢小品·神惠記》:“往余再喪妻,四喪子,復喪妹,最后喪母,連綿不絕。哭泣悲傷,五衷菀結。” |
風言影語 |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致趙秋舲書》:“猥以春來王粲之不歸,論傳海外東坡之憶死,風言影語,莫識來因,一介鯫生,何忌何惜!” |
迷而不反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鐘會傳》:“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發,玉石皆碎。” |
自暴自棄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上》:“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 |
豆萁燃豆 | 三國 魏 曹植《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逢人只說三分話 |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21卷:“如今俗語云,逢人只說三分話,只此便是不忠。” |
飲水思源 | 北周 庾信《征調曲》:“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 《史記·陳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