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馬頂包的成語故事

拼音qí mǎ dǐng bāo
基本解釋包:包裹。騎著馬頂著包。比喻分不清事物之間的關系。
出處《嘻談續錄》:“恐馬負太沉,頂在頭上,可省馬力。”
騎馬頂包的典故
從前有一個人頭頂著被包,騎在馬背上趕路,他在馬上左右搖擺,十分吃力。路人見他這么狼狽,就問他為什么要頂著被包而不放在馬背上呢?他回答說怕馬負擔太重,頂在頭上可以為馬省一些力。真是荒唐可笑。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騎馬頂包)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老實巴交 | 徐光耀《平原烈火》:“一個一個心慈面善,全是老實巴交的。” |
超俗絕世 | 漢·趙壹《非草書》:“夫杜崔張之,皆有超俗絕世之才,博學余暇游手于斯。” |
百川歸海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氾論訓》:“百川異源,而皆歸于海;百家殊業而皆務于治。” |
溢于言表 | 明 朱舜水《答安東守約書三十首》:“來書十讀,不忍釋手,真摯之情,溢于言表。” |
漚沫槿艷 | 《太平廣記》第351卷:“某非獵食者,哀君情切,因來奉救。漚沫槿艷,不必多懷。” |
姹紫嫣紅 | 明 湯顯祖《牡丹亭 驚夢》:“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
十羊九牧 | 《隋書 楊尚希傳》:“所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
萬里長城 | 《南史·檀道濟傳》:“道濟見收,憤怒氣盛,目光如炬,俄爾間引飲一斛,乃脫幘投地,曰:‘乃壞汝萬里長城!’” |
不翼而飛 | 戰國 齊 管仲《管子 戒篇》:“無翼而飛者,聲也;無根而固者,情也。” |
節哀順變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喪禮,哀戚之至也;節哀,順變也。君子念始之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