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蟹不如一蟹的成語故事

拼音yī xiè bù rú yī xiè
基本解釋比喻一個不如一個,越來越差。
出處宋 蘇軾《艾子雜說》:“艾子行于海上……艾子喟然嘆曰:‘何一蟹不如一蟹也!’”
一蟹不如一蟹的典故
宋代時,有一個叫陶谷的人,字秀實。此人有一種嗜好——愛吃螃蟹。有一次,陶谷奉朝廷派遣出使吳越(五代時十國之一,在今浙江、江蘇西南和福建東北部一帶),吳越國的忠懿王設宴招待他。因為陶谷喜歡吃螃蟹,所以忠懿王命人在宴席上擺出了各種各樣的螃蟹,從大到小,一共擺了十幾種。陶谷見狀,笑著說:“這可真是一蟹不如一蟹啊!”“一蟹不如一蟹”原意是說螃蟹一只不如一只。后來,人們將其引為成語,常用來比喻一個不如一個,越來越差。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一蟹不如一蟹)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躲躲閃閃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九回:“三人于是躲躲閃閃,聯步而行。一面走著,看那國人都是端方大雅;再看自己,只覺無窮丑態。” |
是非口舌 |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若是為田地上壞了手足親情,到不如窮漢赤光光沒得承受,反為干凈,省了許多是非口舌。” |
前因后果 | 梁 蕭子顯《南齊書 高逸傳論》:“史臣曰:‘今樹以前因,報以后果,業行交酬,連瑣相襲。’” |
回光反照 | 元 楊暹《劉行首》第三折:“陽臺霧鎖,楚岫云遮,棄死歸生,回光返照。” |
暮史朝經 | 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三折:“小圣在生之日,螢窗雪案,暮史朝經。” |
揚幡擂鼓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8回:“如今是揚幡擂鼓,弄至大家都知道了,都看見了。” |
躡手躡腳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周瑞家的會意,忙著躡手躡腳的往東邊屋里來,只見奶奶拍著大姐兒睡覺呢。” |
知其不可而為之 | 《論語·憲問》:“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
心急如焚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17回:“我越發覺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沒法的事,成日猶如坐在針氈上一般。” |
扶搖直上 | 先秦 莊周《莊子 逍遙游》:“鵬之徙于南冥,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