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今惟昔的成語故事

拼音gǎn jīn wéi xī
基本解釋見“感今懷昔”。
出處晉·盧諶《贈劉琨》詩:“瞻彼日月,迅過俯仰;感今惟昔,口存心想。”
暫未找到成語感今惟昔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感今惟昔)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學(xué)貫中西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106回:“博了個(gè)熟識時(shí)務(wù),學(xué)貫中西的名氣。” |
殘花敗柳 | 元 白樸《墻頭馬上》第三折:“休把似殘花敗柳冤仇結(jié),我與你生男長女填還徹,指望生則同衾,死則共穴。” |
慘不忍睹 | 清 黃小配《洪秀全演義》:“尸首堆積,慘不忍睹。” |
石枯松老 | 金·丘處機(jī)《水龍吟·道運(yùn)》詞:“海移山變,石枯松老。” |
色飛眉舞 | 清·楊復(fù)吉《夢闌瑣筆·蔡濤》:“蔡曰:‘步月山塢,忽聞清音,令人色飛眉舞。’” |
縱橫開合 | 柯靈《向拓荒者致敬》:“這些文學(xué)的核心是迫切的現(xiàn)實(shí)感,而筆鋒所至,縱橫開合,娓娓而談,從歷史掌故……直至民間說唱與繪畫。” |
窮家富路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23回:“再者銀子雖多,賢弟只管拿去。俗語說得好:‘窮家富路。’” |
牛口之下 | 《史記·商君列傳》:“夫五羖大夫,荊之鄙人也。聞秦繆公之賢而原望見,行而無資,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繆公知之,舉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國莫敢望焉。”《呂氏春秋·舉難》等又載有寧戚飯牛得到齊桓公賞識的事。 |
白日見鬼 | 宋 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第六卷:“在京師時(shí)有語曰:‘吏、勛、封、考,筆頭不倒……工、屯、虞、水,白日見鬼。’” |
九霄云外 |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太子也,你在這七寶盒中,我陳琳早魂飛九霄云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