嵬眼澒耳的成語故事

拼音wéi yǎn xiāng ěr
基本解釋亦作“嵬目鴻耳”。猶言動人觀聽。
出處唐·樊宗師《絳守居園池記》:“虛明茫茫,嵬眼澒耳,可大客旅鐘鼓樂。”
暫未找到成語嵬眼澒耳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嵬眼澒耳)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催人淚下 | 凌力《少年天子》第八章:“實在是萬歲爺的祭文催人淚下,奴才們實在忍不住了……” |
春風化雨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有如時雨化之者。” |
懸而未決 | 孫中山《救國之急務》:“已將一切問題決定,惟有如何處置國會一層,懸而未決。” |
溝滿壕平 | 李云德《沸騰的群山》:“溝滿壕平,平地上的雪有三尺多深,寒氣逼人,滴水成冰。” |
河魚腹疾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河魚腹疾,奈何?” |
空谷傳聲 | 南朝 梁 蕭衍《凈業賦》:“若空谷之應聲,似游形之有影。” |
餓虎吞羊 | 《清平山堂話本 五戒禪師私紅蓮記》:“一個初侵女色,由如餓虎吞羊。” |
官僚主義 | 毛澤東《必須注意經濟工作》:“第二,動員群眾的方式,不應該是官僚主義的。” |
敗俗傷風 | 參見“敗俗傷化”。 |
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 清·無名氏《說唐》第63回:“正是棋逢敵手,將遇良才,兩人大戰三十余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