聳動聽聞的成語故事

拼音sǒng dòng tīng wén
基本解釋聳:通“悚”,驚動。夸大或捏造事實,使人聽了感到驚異或震動。
出處宋·周密《齊東野語·洪君疇》:“‘職臣在憲府,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風旨,亦不敢奉承陛下風旨。’固已聳動聽聞矣。”
暫未找到成語聳動聽聞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聳動聽聞)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有膽有識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絕世聰明,有膽有識,今年也是七歲,可憐有才無命。” |
命中注定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這是我命中注定,該做他家的女婿。” |
外圓內方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郅惲傳》:“案延資性貪邪,外方內圓,朋黨構奸,罔上害人。” |
天涯海角 | 唐 呂巖《絕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見人。” |
神出鬼入 | 《淮南子 兵略訓》:“善者之動也,神出而鬼行。” |
目不忍見 | 《廣東軍務記》:“真為目不忍見。” |
以弱制強 | 三國·蜀·諸葛亮《將苑·將剛》:“善將者,其剛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強,以柔制剛。” |
多情善感 | 唐·陸龜蒙《自遣詩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難忘,只有風流共古長。” |
古色古香 | 宋 陸游《小室》:“窗幾窮幽致,圖書發古香。” |
神采奕奕 | 明 沈德符《野獲編 玩具》:“細視良久,則筆意透出絹外,神采奕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