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天者逸,逆天者勞的成語故事

拼音shùn tiān zhě yì,nì tiān zhě láo
基本解釋順:順從;逸:安逸;逆:違背。順從天理的能夠得到安逸,違背天理的就會遭受勞苦。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7回:“豈不聞‘順天者逸,逆天者勞’,‘數之所在,理不得而奪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強之’乎?”
暫未找到成語順天者逸,逆天者勞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順天者逸,逆天者勞)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李代桃僵 |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雞鳴》:“桃在露井上,李樹在桃旁,蟲來嚙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
胸無大志 |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6章:“至于回、革等人,實系凡庸之輩,胸無大志,三年來觀望風色,動搖不前。” |
所作所為 | 明 李贄《答周西巖書》:“我不識渠半生以前所作所為,皆是誰主張乎?” |
齊頭并進 | 周恩來《在上海科學技術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實事求是,循序前進,齊頭并進,迎頭趕上。” |
烏合之眾 | 管仲《管子》:“烏合之眾,初雖有歡,后必相吐,雖善不親也。” |
視微知著 | |
繁文縟節 | 宋 蘇軾《上圓丘合祭卞議》:“省去繁文末節,則一歲可以再郊。” |
極重不反 | 清·陳確《答張考夫書》:“今《大學》之為圣經,已成極重不反之勢。” |
毀于一旦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融傳》:“百年累之,一朝毀之。” |
到此為止 | 陳忠實《白鹿原》第16章:“兆海痛苦地嘆口氣:‘完了。到此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