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泣吞悲的成語故事

拼音rú qì tūn bēi
基本解釋茹:吃;茹泣:飲泣。形容十分悲痛。
出處南朝·齊·王融《畫漢武北伐圖上疏》:“北地殘氓,東部遺老,莫不茹泣吞悲,傾耳戴目,翹心仁政,延首王風(fēng)。”
暫未找到成語茹泣吞悲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茹泣吞悲)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氣充志驕 | 西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xùn)》:“遂合諸侯于嘉陵,氣充志驕,淫侈無度。” |
目不轉(zhuǎn)睛 | 晉 楊泉《物理論》:“子義燃燭危坐通曉,目不轉(zhuǎn)睛,膝不移處。” |
因噎廢食 | 漢 劉向《說苑》:“一噎之故,絕谷不食。” |
顧影弄姿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江城》:“二姊葛氏,為人狡黠善辨,顧影弄姿,貌不及江城,而悍妒忌與埒。姊妹相逢無他語,惟各以閫威自鳴得意。” |
識字知書 | 清·李漁《奈何天·慮婚》:“莫說別個,就是闕忠輩呵,一般也貌昂藏,識字知書,怎奈這命低微,執(zhí)鐙隨鞭。” |
風(fēng)俗人情 | 唐 杜牧《唐故范陽盧秀才墓志》:“因言燕趙間山川夷險,教令風(fēng)俗人情之所短長。” |
互通有無 | 唐 韓愈《原道》:“為之賈,以通其有無。” |
生拉硬扯 | 曹禺《日出》第四幕:“福升生拉活扯地將黃省三向外拖。” |
事與愿違 | 三國 魏 稽康《幽憤》詩:“嗟我憤嘆,曾莫能儔。事與愿違,遘茲淹留。” |
通時合變 | 清·梅曾亮《復(fù)上汪尚書書》:“立者非他,通時合變,不隨俗為陳言者是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