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篇一律的成語故事

拼音qiān piān yī lǜ
基本解釋比喻文章、題材、寫法等公式化。也泛指事物只有一種形式;毫無變化。
出處明 王世貞《藝苑卮言》:“千篇一律,詩道未成,慎勿輕看,最能易人心手。”
千篇一律的典故
晉朝時期,司空張華經常模仿東漢時期著名詩人王粲的作品作詩,他的詩多敘寫兒女柔情,講究綺麗的辭藻和修辭。在當時小有名氣。但真正內行人并不十分欣賞他的作品。南朝詩人謝靈運評價他的詩是千篇一律沒有新意。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千篇一律)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照單全收 | 清·惜陰堂主人《二度梅》第六回:“俗語說得好:‘人情不在厚薄’,看老夫的情面,不要與他較量,照單全收了罷。” |
二百五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83回:“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
安內攘外 | 漢 張仲景《傷寒論 太陽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內攘外之能。” |
將計就計 | 元 李文蔚《張子房圯橋進履》:“將計就計,不好則說是好。” |
野心勃勃 | 清 陳天華《獅子吼》:“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國盡歸他的字下。” |
阿世取容 | 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第六篇:“至叔孫通,則正以曲學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儀,知典禮也。” |
信及豚魚 | 《周易 中孚》:“豚魚吉。信及豚魚也。” |
四書五經 | 漢 班固《白虎通 五經》:“五經何謂?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宋 朱熹著有《四書集注》。 |
奇才異能 | 唐 吳兢《貞觀政要 擇宮》:“臣愚豈敢不盡情,但今未見有奇才異能。” |
斗唇合舌 | 南唐·劉崇遠《金華子雜編》卷上:“韓三十五老大漢向同年覓得一副使,而更學斗唇合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