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堂大笑的成語故事

拼音hōng táng dà xiào
基本解釋指滿屋子人一起大笑起來。
出處宋 歐陽修《歸田錄》第一卷:“馮徐舉其右足曰:‘此亦九百。’于是烘堂大笑。”
哄堂大笑的典故
五代時期,馮道與和凝同在中書辦理事物。和凝見馮道穿新衣與新鞋,就問馮道的新鞋多少錢,馮道舉左腳說才900文。和凝馬上就訓斥下人,說他買鞋貪污他900文,馮道馬上舉右腳說這也是900文,于是大家哄堂大笑起來。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哄堂大笑)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離經辨志 | 《禮記·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樂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謂之小成。” |
故家喬木 | 《儒林外史》第四回:“余大先生道:‘自古說:“故家喬木。”果然不差。就如尊府這燈,我縣里沒不第二副。’” |
心灰意冷 | 清 梁啟超《湖南時務學堂學約》:“非有堅定之力,則一經挫折,心灰意冷。” |
快心滿志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6回:“只圖一時快心滿志,不管犯世途萬種危機。” |
自食其果 | 茅盾《〈呼蘭河傳〉序》:“除了因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樂。 |
有權有勢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2卷:“從來有權有勢的,多不得善終,都是如此。” |
詐奸不及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回:“正在五岳樓下來,撞見個奸詐不及的,把娘子攔住了不肯放。”又第五十二回:“那廝帶將許多詐奸不及的三二十人,逕入家里,來宅子后看了,便要發遣我們出去,他要來住。” |
鴻儒碩學 | 《晉書·儒林傳序》:“鴻儒碩學,無乏于時。” |
弟子孩兒 | 元·無名氏《鴛鴦被》第二折:“我走到半路,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兒把我攔住,道我是犯夜的。” |
一鼻子灰 | 《紅樓夢》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這里,沒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會他們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