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塵不及的成語故事

拼音wàng chén bù jí
基本解釋見“望塵莫及”。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趙咨傳》:“暠送至亭次,望塵不及。”
望塵不及的典故
東漢時期,敦煌太守趙咨推薦曹暠任滎陽縣令,趙咨調往東海任職經過滎陽時,曹暠等在路口迎候,想請他在滎陽暫住。趙咨不想驚動別人就沒有停留,車子很快就過去。曹暠想送他到城外的十里長亭,可追到長亭,趙咨的車子早就望塵莫及。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望塵不及)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圓顱方趾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精神訓》:“故頭之圓也像天,足之方也像地。” |
新仇舊恨 | 唐 韓偓《三月》:“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td> |
一錢太守 | 清·李漁《無聲戲》第二回:“成都有個知府,做官極其清正,有一錢太守之名?!?/td> |
匡亂反正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禮廢樂崩,追修經術,以達王道,匡亂世反之于正?!?/td> |
一塌糊涂 | 清 曾樸《孽海花》:“與其顧惜場面,硬充好漢,到臨了弄的一塌糊涂,還不如一老一實,揭破真情,自尋生路?!?/td> |
杜絕言路 | 《后漢書·袁紹傳》:“操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td> |
無時無刻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卻像掉了一件東西的,無時無刻不在心上?!?/td> |
同心合力 | 《書·泰誓中》:“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td> |
鋪天蓋地 |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 卷二 志仁禪師》:“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曰:‘遮天蓋地。’” |
反治其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