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未然的成語故事

拼音fáng huàn wèi rán
基本解釋防:防備;患:災(zāi)禍;然:這樣;如此;未然:沒有成為事實(shí);沒有這樣。在事故或?yàn)?zāi)難發(fā)生之前就采取預(yù)防措施。
出處《明史 于謙傳》:“乞敕內(nèi)外守備各巡撫加意整飭,防患未然。”
防患未然的典故
從前一人去探望他的朋友,見朋友家爐灶設(shè)計(jì)不合理,便提出改灶搬柴的建議,主人沒有采納。不久主人家房子著火,人們紛紛幫助救火,主人備酒殺牛感謝那些焦頭爛額的救火人,人們提出應(yīng)該感謝那個改灶搬柴的人。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防患未然)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床上安床 | 南朝 陳 姚最《續(xù)畫品 毛棱》:“善于布置,略不煩草。若比方諸父,則床上安床。” |
故家喬木 | 《儒林外史》第四回:“余大先生道:‘自古說:“故家喬木。”果然不差。就如尊府這燈,我縣里沒不第二副。’”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說起 | 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序:“覺世間變幻之態(tài),無有過于中國官場者……嘗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從何處說起。” |
一擁而上 | 錢鐘書《圍城》:“每人手提只小箱子,在人堆里等車,時時刻刻鼓勵自己,不要畏縮,第一輛新車來了,大家一擁而上。” |
拋磚引玉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時有一僧便出,禮拜,師曰:‘比來拋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 |
庖丁解牛 | 先秦 莊周《莊子 養(yǎng)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 |
學(xué)而不厭 |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
節(jié)哀順變 | 西漢 戴圣《禮記 檀弓下》:“喪禮,哀戚之至也;節(jié)哀,順變也。君子念始之者也。” |
塵外孤標(biāo) | 《舊唐書·杜審權(quán)傳》:“沖碎孕靈岳之秀,精明含列宿之光,塵外孤標(biāo),閑云獨(dú)步。” |
三三兩兩 | 南宋 郭茂倩《樂府詩集 清商曲辭四 嬌女詩》:“行不獨(dú)自去,三三兩兩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