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無擇言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謂出口皆合道理,無需選擇。
出處漢·馬援《誡兄子嚴敦書》:“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儉,廉公有威。”
例子唐·張說《贈吏部尚書蕭公神道碑》:“心根孝友,器包禮樂,動躡思后,故口無擇言。”
基礎信息
拼音kǒu wú zé yán
注音ㄎㄡˇ ㄨˊ ㄗㄜˊ 一ㄢˊ
繁體口無擇言
感情口無擇言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口無擇言,身無擇行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勤儉節約(意思解釋)
- 繩之以法(意思解釋)
- 聾者之歌(意思解釋)
- 趁火打劫(意思解釋)
- 盡信書不如無書(意思解釋)
- 婦人醇酒(意思解釋)
- 快馬加鞭(意思解釋)
- 走馬觀花(意思解釋)
- 喟然長嘆(意思解釋)
- 頓挫抑揚(意思解釋)
- 一干二凈(意思解釋)
- 飲水思源(意思解釋)
- 空口無憑(意思解釋)
- 廢書而嘆(意思解釋)
- 神采奕奕(意思解釋)
- 困而不學(意思解釋)
- 纏綿悱惻(意思解釋)
- 水中撈月(意思解釋)
- 倒裳索領(意思解釋)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釋)
- 將奪固與(意思解釋)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釋)
- 分門別類(意思解釋)
- 珠還合浦(意思解釋)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釋)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釋)
- 閉門讀書(意思解釋)
- 馳魂宕魄(意思解釋)
※ 口無擇言的意思解釋、口無擇言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日日夜夜 | 每天每夜。形容延續的時間長。 |
回光反照 | 指日落時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時發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興奮。也比喻事物滅亡前夕的短暫興旺。 |
膽如斗大 | 膽:膽量;斗:舊時的一種量器,容量為十升。膽子像斗一樣大。形容膽量極大。 |
源源不斷 | 源源:水流不斷的樣子。形容連續不斷。 |
觸目皆是 | 觸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見到的都是。 |
逆來順受 | 逆:不順;順:順從;受:忍受。碰上十分惡劣的境遇而順從地忍受;不作反抗。 |
妻兒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負擔。 |
罄竹難書 | 罄:盡;竹:指可供制成竹簡的竹子;書:寫。用盡竹子也難以寫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多形容罪惡累累。 |
畫地為牢,議不入 | 議:議論。在地上畫個圓圈當作牢獄,人們議論著不敢進入。形容獄吏的兇殘暴虐。 |
安閑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適。安靜清閑,感到非常舒適。 |
有求必應 | 只要有人請求;就一定答應。形容容易答應人的請求;好說話。 |
依樣畫葫蘆 | 比喻單純地照樣子模仿;也作“依樣葫蘆”;“比著葫蘆畫瓢”、“照葫蘆畫瓢”。 |
地丑德齊 | 丑:同類。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條件一樣。 |
逢人說項 | 比喻到處為人說好話 |
屨及劍及 | 屨:鞋;及:趕上。形容人奮發興起,行動果斷迅速 |
紛紅駭綠 | 紛:紛披;紅:指紅花;駭:散亂;綠:指綠葉。紛披散亂的紅花綠葉。形容花草樹木隨風擺動。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黃色。臉色像泥土的顏色一樣。形容非常恐懼的樣子。 |
揮戈反日 | 揮舞兵器,趕回太陽。比喻排除困難,扭轉危局。 |
天下為一 | 一:統一。指國家統一 |
平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 諺語。原比喻平時不往來,遇有急難才去懇求。后多指平時沒有準備,臨時慌忙應付。 |
經國之才 | 指治理國家的才干。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變化大。 |
現實主義 | 注重事實或現實,反對一切不切實際或空想的性格 |
飽學之士 | 飽學:學識淵博。指學識淵博的人。 |
井中視星 | 從井里看天上的星星。比喻眼光短淺,見識狹隘。 |
老氣橫秋 | 老氣:老年的氣概;橫秋:橫亙秋空。形容神態老練嚴肅。也形容為人死板;缺乏朝氣。 |
好學不倦 | 倦;厭倦。愛好學習;從不厭倦。 |
奪其談經 | 比喻在辯論中壓倒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