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而不聞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聞:聽。聽了跟沒聽到一樣。形容不關心,不在意。
出處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p>
例子就只再芳芳姐姐一心只想學課,只怕是聽而不聞。(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十回)
基礎信息
拼音tīng ér bú wén
注音ㄊ一ㄥ ㄦˊ ㄅㄨˊ ㄨㄣˊ
繁體聽而不聞
感情聽而不聞是貶義詞。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視而不見、漠不關心
英語turn a deaf ear to(hear but pay no attention; listen but not hear)
俄語слушать,но не внимáть(притво ряться глухим)
德語so tun,als ob man nicht gehǒrt habe(gegen etwas taub sein)
法語écouter d'une oreille distraite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意思解釋)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意思解釋)
- 空穴來風(意思解釋)
- 活蹦亂跳(意思解釋)
- 如法炮制(意思解釋)
- 飲水思源(意思解釋)
- 囊螢照雪(意思解釋)
- 危急關頭(意思解釋)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釋)
- 扶搖直上(意思解釋)
- 鴻儒碩學(意思解釋)
- 水中撈月(意思解釋)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釋)
- 生公說法(意思解釋)
- 異寶奇珍(意思解釋)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釋)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釋)
- 珍樓寶屋(意思解釋)
- 牛刀小試(意思解釋)
- 將功折罪(意思解釋)
- 安閑自得(意思解釋)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釋)
- 學而優則仕(意思解釋)
- 胡支扯葉(意思解釋)
- 南征北戰,東蕩西殺(意思解釋)
- 白云蒼狗(意思解釋)
- 切樹倒根(意思解釋)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釋)
※ 聽而不聞的意思解釋、聽而不聞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剛正不阿 | 剛:剛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剛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
自拔來歸 | 拔:擺脫,離開。自覺離開惡劣環境,歸向光明。指敵方人員投奔過來。 |
鬼怕惡人 | 比喻兇惡的人懼怕更兇惡者。 |
驕生慣養 | 驕:通“嬌”。指嬌生慣養。 |
目光短淺 | 缺乏遠見卓識的、只顧眼前利益的性質或狀態 |
頤指氣使 | 頤:腮幫子;指:指揮;氣:神氣;使:指使。用腮幫子來指揮人;用神氣來支使人。 |
烏合之眾 | 合:聚合;眾;許多人。比喻臨時雜湊的、毫無組織紀律的一群人。 |
年少無知 | 年紀小,不懂事。 |
今來古往 | 猶古往今來。 |
鋪天蓋地 | 鋪:把東西散開;蓋:籠罩;遮蔽。遮住天;蓋住地。形容充滿了整個天地。來勢猛烈。也作“遮天蓋地”。 |
觸目皆是 | 觸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見到的都是。 |
囊螢照雪 | 囊螢:把螢火蟲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 |
不到黃河心不死 | 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也比喻不到實在無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反面無情 | 翻臉不講情面。形容對人的態度突然變壞;不留情面。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預:預先,指事先作好計劃或準備;立:成就;廢:敗壞。不論做什么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 |
敢不承命 | 敢:反語,“怎敢”、“不敢”之意;承:接受。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見呢? |
令人作嘔 | 嘔:想吐;惡心。形容使人厭惡。 |
將奪固與 | 要想得到,必先給予。固,同“姑”。 |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 | 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著落;精神有所寄托。 |
金口木舌 | 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不合時宜 | 時宜:當時的需要或時尚。不符合當時的形勢或社會潮流。 |
河山之德 | 《詩·墉風·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陸德明釋文:“《韓詩》云:德之美貌”。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淵然而深,皆以狀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婦人德容之美。 |
甘拜下風 |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認不如對方;表示真心佩服。 |
朝升暮合 | 零碎賣米。形容生活困難。 |
進退維谷 | 維:語氣助詞。谷:比喻困難處境。進和退都處于困難的境地。 |
隨俗雅化 | 隨著時俗風尚恰到好處地改變裝飾。 |
鮮為人知 | 鮮:很少。很少被人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