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身忘國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圖:謀取。只謀取個人的利益而不顧國家的安危。
出處唐·白居易《有木詩序》:“余讀漢書列傳,見佞順媕婀,圖身忘國,如張禹輩者?!?/p>
基礎信息
拼音tú shēn wàng guó
注音ㄊㄨˊ ㄕㄣ ㄨㄤˋ ㄍㄨㄛˊ
感情圖身忘國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手舞足蹈(意思解釋)
- 正本溯源(意思解釋)
- 離世遁上(意思解釋)
- 不可勝舉(意思解釋)
- 過五關,斬六將(意思解釋)
- 患難與共(意思解釋)
- 臭名遠揚(意思解釋)
- 喟然長嘆(意思解釋)
- 以身試法(意思解釋)
- 半路出家(意思解釋)
- 土木形骸(意思解釋)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釋)
- 黃雀銜環(意思解釋)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釋)
- 文山會海(意思解釋)
- 口墜天花(意思解釋)
- 天網恢恢(意思解釋)
- 取之不盡(意思解釋)
- 充耳不聞(意思解釋)
- 細水長流(意思解釋)
- 耳聰目明(意思解釋)
- 黃鐘毀棄(意思解釋)
- 屨及劍及(意思解釋)
- 流風馀俗(意思解釋)
- 天下為一(意思解釋)
- 發人深思(意思解釋)
- 除惡務本(意思解釋)
- 迷迷糊糊(意思解釋)
※ 圖身忘國的意思解釋、圖身忘國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落葉歸根 | 樹葉落到樹根旁。比喻事物有一定的歸宿。多指客居異鄉的人;最終還是要回歸本鄉本土。 |
一夕一朝 | 同“一朝一夕”。 |
前因后果 | 佛教講;先前種什么因;后來就結什么果;指事情發生的起因和它的結果。指事情的全部過程。 |
學以致用 | 為了實際應用而學習。致:使達到;用:實際應用。 |
付之一炬 | 付:交給;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給它一把火燒光。指用火燒毀。 |
暈頭轉向 | 暈:頭腦發昏;轉向:辨不清方向。形容頭腦昏亂辨不清方向。 |
起兵動眾 | 眾:大隊人馬。舊指大規模出兵?,F多指動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形神不全 | 形:形體;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了老年,悲傷也沒用了。 |
陳言務去 | 陳舊的言辭一定要去掉。指寫作時務必要去掉陳舊的言辭。 |
喟然長嘆 | 喟然:嘆氣的樣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嘆氣。 |
飲水思源 | 喝水時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云天霧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爭端。 |
風急浪高 | 形容風浪很大。 |
共商國是 | 國是:國事;國家的大政方針。共同商量國家的政策和方針。 |
休戚是同 | 休:歡樂,吉慶;戚:憂愁;是:語助詞。彼此間的憂樂和禍福共同承擔。形容關系密切,同甘共苦。 |
風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愛戀的情思。同“風情月思”。 |
斷織勸學 | 原指東漢時樂羊子妻借切斷織機上的線,來諷喻丈夫不可中途廢學。后比喻勸勉學習。 |
目無全牛 | 比喻技藝熟練到了得心應手的境界。 |
離奇古怪 | 十分奇特少見 |
牛驥同槽 | 見“牛驥同皁”。 |
呼風喚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廣大;可以呼喚風雨?,F多比喻人民群眾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時也用以形容壞人的煽動。 |
別有用心 |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現多指心里打著壞主意。 |
諸如此類 | 許多像這種類型的。指與上述同類的。諸:一些;許多;如:像。 |
昏聵無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聵:耳朵聽不清楚。眼花耳聾,沒有能力。比喻頭腦糊涂,沒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蕩然無余 | 蕩:洗滌;蕩然:干凈的樣子。全都毀壞,消失盡凈。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 |
沉魚落雁 |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魚下沉;使飛雁降落;不敢與之比美。后來形容女子容貌美麗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