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飾邊幅

意思解釋
基本解釋邊幅:本指布帛的邊緣,比喻人的儀表。修飾整個人的儀表。也比喻修飾表面,無關大局。
出處《后漢書 馬援傳》:“天下雄雌未定,公孫不吐哺走迎國士,與圖成敗,反修飾邊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例子他日卷土重來,不過修飾邊幅,而與長江大局無與也。(章炳麟《與熊克武書》)
基礎信息
拼音xiū shì biān fú
注音ㄒ一ㄡ ㄕˋ ㄅ一ㄢ ㄈㄨˊ
繁體修飾邊幅
感情修飾邊幅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修飾整個人的儀表。
反義詞不修邊幅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一塌糊涂(意思解釋)
- 雪兆豐年(意思解釋)
- 仁義道德(意思解釋)
- 玉卮無當(意思解釋)
- 吃不了兜著走(意思解釋)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釋)
- 敗俗傷風(意思解釋)
- 善游者溺(意思解釋)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釋)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釋)
- 牛刀小試(意思解釋)
- 牛郎織女(意思解釋)
- 目無全牛(意思解釋)
- 依樣畫葫蘆(意思解釋)
- 踵武前賢(意思解釋)
- 汲汲顧影(意思解釋)
- 當頭棒喝(意思解釋)
- 落落寡合(意思解釋)
- 耳聰目明(意思解釋)
- 薪盡火滅(意思解釋)
- 避俗趨新(意思解釋)
- 陰陽怪氣(意思解釋)
- 哀兵必勝(意思解釋)
- 東道主(意思解釋)
-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意思解釋)
- 變化無方(意思解釋)
- 對牛彈琴(意思解釋)
- 甘之如飴(意思解釋)
※ 修飾邊幅的意思解釋、修飾邊幅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急中生智 | 智:智謀;對策。在緊急中猛然想出了應付的好辦法。 |
不辱使命 | 辱:辜負,玷辱。指不辜負別人的差使。 |
齊頭并進 | 幾支隊伍并行前進。也指幾個事情同時展開。 |
遁世離俗 | 謂隱居而屏絕世俗往來。 |
安于現狀 | 安:對生活、工作等感到滿足合適;現狀:目前的狀況。習慣滿足于目前的狀況;不求進步。 |
一干二凈 | 形容非常干凈;也表示一點兒也不剩。 |
同心合力 | 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
營私舞弊 | 營:謀求;舞:玩弄;弊:壞事。為了謀求私利而玩弄欺騙手段;違法亂紀。 |
吃不了兜著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擔當。 |
生死有命 |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際皆由天命決定的。指事勢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
著手成春 | 著手:動手接觸。指詩歌格調自然清新。后比喻醫術高明。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騙。欺騙自己,也欺騙別人。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 用公道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
臭名昭著 | 名:名聲;昭著:顯著;明顯。壞名聲誰都知道。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規;引申為尋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據常理所想象出來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 |
坐以待斃 | 待:等待;斃:死。坐著等死。指無力抗爭或不想抗爭。 |
當頭棒喝 | 當頭:迎頭;喝:大聲喊叫。原是佛教用語。禪宗和尚接待初學的人用棒迎頭一擊;或大喝一聲;以考驗對方的領悟程度。現在泛指使人震動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伸手不見五指 | 形容光線非常暗,看不見四周圍的事物。 |
霜露之悲 | 對父母先祖的悲思。 |
叫苦不迭 | 不迭:不停止。形容連聲叫苦。 |
過甚其詞 | 話說得太過分;與實際不相符。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語助詞;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仰望著高山,效法著大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蕩然無余 | 蕩:洗滌;蕩然:干凈的樣子。全都毀壞,消失盡凈。形容原有的東西完全失去或毀壞。 |
走過場 | 形容辦事只在形式上過一下,卻不實干。 |
頭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
拆東墻補西墻 | 拆倒東邊的墻,以修補西邊的墻。比喻臨時勉強應付。亦比喻臨時救急,不是根本辦法。 |
大起大落 |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變化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