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ōng yǒu
注音ㄍㄨㄥ 一ㄡˇ
詞性名詞
⒈ ?單位里打雜的工人。
英janieor;
⒈ ?工人。
引葉圣陶 《在民間》:“現在就請女工友聚攏來談談,行嗎?”
楊朔 《鴨綠江南北》:“有的工友簡直變成火人,棉衣服燒得唿唿的,幸虧拿水龍把火澆熄。”
⒉ ?特指學校、機關的勤雜人員。
引魯迅 《三閑集·在鐘樓上》:“我何嘗不想了解 廣州,批評 廣州 呢,無奈慨自被供在大鐘樓上以來,工友以我為教授,學生以我為先生, 廣州 人以我為‘外江佬’,孤孑特立,無從考查。”
⒈ ?機關學校里擔任雜事的人員。
英語workmate
德語Arbeitskollege (S)?, Arbeitskollegin (S)?
法語collègue
1.徐效東、鮑天然、鮑士前在岸邊,點燃了冥錢,面朝淮河,悼念工友夏雙。
2.除了家屬外,病房外還有不少富華員工的身影,他們專程搭車來看望工友。
3.搭車來到惠州,找到了以前共事的工友,在那里安頓下來,吃了頓飽飯總算稍稍平靜了下來。
4.我家丈夫在做工,民婦想著定然會和工友一起喝酒,那酒便會不夠,所以又打了些。
5.可彭勇隨身只帶了500元,實在拿不出錢來交罰款,隨車的工友只好跟他一起在團風縣城關挨凍受餓。
6.金士杰初到臺北做搬運工的那段時間,每天夜里利用下工時間來寫作,對同屋工友們的囂鬧充耳不聞,如此煢煢一人十余月,終于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個劇本。
7.大多數的中毒事件比如海久電池廠事件,只是在父母們到醫院檢查后將結果告訴鄰居和工友后才引起大家的注意,得到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