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e quán
注音˙ㄉㄜ ㄑㄨㄢˊ
⒈ ?獲得保全。
⒉ ?謂人臣事君之禮無所失。
⒊ ?指完全具備。
⒈ ?獲得保全。
引《莊子·達生》:“彼得全於酒而猶若是,而況得全於天乎?”
《漢書·刑法志》:“如此,則刑可畏而禁易避,吏不專殺,法無二門,輕重當罪,民命得全。”
《新唐書·裴度傳》:“度 得全,天也。”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平定回部本末》:“計自去年十月至今,孤軍在萬里外陷重圍者三月,卒得全。”
⒉ ?謂人臣事君之禮無所失。
引《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得全全昌,失全全亡。”
司馬貞 索隱:“得全,謂人臣事君之禮全具無失,故云得全也。”
漢 枚乘 《上書諫吳王》:“臣聞得全者昌,失全者亡。”
⒊ ?指完全具備。
引清 張芳 《黛史》:“聲有逞焉,容有佚焉,巧美之得全者或寡矣。”
1.原本是件小事,想不到他借題發(fā)揮,弄得全公司雞犬不寧。
2.她的出走鬧得全家雞犬不寧。
3.干革命不只是為個人報仇雪恨,更重要的是為了爭得全體勞苦大眾的解放。
4.解放前一場洪水,弄得全國哀鴻遍野。
5.連日的下地插秧,累得全家人疲憊不堪。
6.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這是百年大計,非得全民動手,從我做起不可。
7.劫匪擄人勒財學而知之,使得全城富翁紛紛遠避。
8.二來二次裝修的雜亂喧鬧又攪得全家雞犬不寧。
9.我感冒之后覺得全世界都是冰天雪地的,沒有一點溫度。
10.解放前一場洪水,弄得全國哀鴻遍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