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

詞語解釋
自修[ zì xiū ]
⒈ ?自習(xí)。
英study by oneself; have self-study;
⒉ ?自學(xué)。
例自修法語。
英study independently; teach oneself;
⒊ ?自我修養(yǎng)。
英cultivate oneself;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自脩”。
⒉ ?修養(yǎng)自己的德性。
引《禮記·大學(xué)》:“如琢如磨者,自脩也。”
《漢書·游俠傳·原涉》:“或譏 涉 曰:‘子本吏二千石之士,結(jié)髮自修,以行喪推財禮讓為名,正復(fù)讐取仇,猶不失仁義,何故遂自放縱,存輕俠之徒乎?’”
宋 曾鞏 《筠州學(xué)記》:“繇 漢 之士察舉於鄉(xiāng)閭,故不得不篤於自脩。”
明 方孝孺 《幼儀雜箴》之十四:“汝孰憂哉,勉於自修。”
⒊ ?自學(xué);自習(xí)。
引宋 真德秀 《龍山書院記》:“三代 而上,未有科目進(jìn)取之涂,士之自修,果為何事?”
夏丏尊 葉圣陶 《文心》一:“從前爸爸不和你在一起,自修時沒有人可問。”
⒋ ?自然整治有序。
引《資治通鑒·漢元帝永光五年》:“﹝ 匡衡 ﹞上疏曰:‘圣人動靜游燕所親,物得其序,則海內(nèi)自脩,百姓從化。’”
⒌ ?自己修飾。
引漢 王褒 《九懷·危俊》:“陶嘉月兮緫駕,搴玉英兮自脩。”
國語辭典
自修[ zì xiū ]
⒈ ?自己溫習(xí)功課。
例如:「這一堂是自修課。」
⒉ ?沒有老師指導(dǎo),自己努力研究學(xué)習(xí)。
例如:「他的學(xué)識全由自修而來。」
⒊ ?修身,自我修養(yǎng)。「修」文獻(xiàn)異文作「修」。
引《禮記·大學(xué)》:「如切如磋者,道學(xué)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英語to study on one's own, self-study
法語étudier par soi-même
分字解釋
※ "自修"的意思解釋、自修是什么意思由忙推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遂自修社經(jīng),刻苦鉆研,夜以繼日,見異思遷。
2.我們大多數(shù)人的缺點,就在于一心想在俄頃間就成大事,其實事情是在逐漸去做的,我們不停的用功讀收自修,就能逐漸地推行我們知識的地平線,在切實職業(yè)中發(fā)揚(yáng)作用.
3.到今天,公民已經(jīng)不是順民了,但口銜天憲的衙門如何轉(zhuǎn)型為依法行政的政府呢?如何做到“敬畏法律,敬重人民”呢?一靠自修,二要靠公民來“調(diào)教”。
4.遂自修社經(jīng),刻苦鉆研,夜以繼日,見異思遷。
5.故自修者,必恐懼以除患,恭儉以避難者也。
6.東窗事發(fā)后,江一鳳遠(yuǎn)走他鄉(xiāng)發(fā)憤圖強(qiáng),完成自修大學(xué)業(yè),同時開辦飛鳳藥店,積累資金。
7.學(xué)佛,其實就是學(xué)自己,完成自己。禪者有絕對的自尊,大都有放眼天下,舍我其誰的氣概,所謂“自修自悟”、“自食其力”,那就是禪者的榜樣。星云大師
8.遂自修社經(jīng),刻苦鉆研,夜以繼日,見異思遷。
9.如果同在正道中修證,隨著各自修心煉己的進(jìn)步,也能轉(zhuǎn)化成為健康的同氣相求型。
10.他們依舊各自修行在自己的世界里,安靜從容地幸福著。
相關(guān)詞語
- zì jí自及
- zì bào zì qì自暴自棄
- zì zhǔ自主
- zì zhuàn自傳
- zì xìng自性
- zhān zhān zì xǐ沾沾自喜
- xīng xiū興修
- zì dòng cí自動詞
- zì zuò zì shòu自作自受
- zì mìng qīng gāo自命清高
- xiū tóng修同
- zì mìng自命
- xiū zhèng修正
- nán nán zì yǔ喃喃自語
- xiū fù修復(fù)
- xiū gǎi修改
- bì xiū必修
- zì dǎ自打
- zì rán ér rán自然而然
- zì qī qī rén自欺欺人
- zì lǐ自理
- zì jiā自家
- zì wù wù rén自誤誤人
- zì shí qí yán自食其言
- zì yóu zì zài自由自在
- jī xiū機(jī)修
- xiū lì修勵
- xiū liàn修煉
- zì mìng bù fán自命不凡
- bù yóu zì zhǔ不由自主
- zhèng zì正自
- lái zì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