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ēng tiě
注音ㄕㄥ ㄊ一ㄝˇ
繁體生鐵
詞性名詞
⒈ ?直接由高爐中生產出的粗制鐵,可進一步精煉成鋼、熟鐵或工業純鐵,或再熔化鑄造成專門的形狀。
英pig iron; cast iron;
⒈ ?即鑄鐵。
引《詩·秦風·車鄰》“逝者其耋” 孔穎達 疏引 三國 魏 孫炎 曰:“耋者色如生鐵。”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金石一·鐵》﹝集解﹞引 蘇頌 曰:“鐵,今 江 南、西 蜀 有爐冶處皆有之。初鍊去礦,用以鑄瀉器物者為生鐵。”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五金》:“凡鐵分生、熟,出爐未炒則生,既炒則熟……凡造生鐵為冶鑄用者,就此流成長條、圓塊、范內取用。”
丁玲 《松子》:“有時一些打好的菜刀不見了,或是生鐵不見了,還不是他們拿去換了錢。”
⒉ ?喻剛強的人。
引《資治通鑒·后唐潞王清泰元年》:“軍士無厭,猶怨望,為謡言曰:‘除去菩薩,扶立生鐵。’以 閔帝 仁弱,帝剛嚴,有悔心故也。”
⒈ ?含鐵的礦石,經鼓風爐冶煉,所得到最初的粗鐵。含碳量較高,性質既硬且脆。可繼續鍛煉,除去碳和雜質,來制造熟鐵或鋼等。
反熟鐵
1.幼小讀書要琢磨,休怪老師批評多,生鐵百煉才成鋼,寶劍再快也要磨。
2.這張骨骼寬大的臉紋絲不動地板著,真正是一塊冰冷的生鐵。
3., 最牢固的友誼是共患難中結成的,正如生鐵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錘煉成鍋一樣。
4.此時,伯父的面孔十分嚴肅,簡直像生鐵鑄成的。
5., 上了平臺仔細觀看了下四周,原來這個建筑并不是磚木結構,而是整個都是用生鐵打造的,其神工意匠的程度著實讓人嘆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