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iáng shěn
注音ㄒ一ㄤˊ ㄕㄣˇ
繁體詳審
⒈ ?安詳慎重。
⒉ ?周詳審慎。
⒊ ?詳細審察。
⒈ ?安詳慎重。
引《漢書·霍光傳》:“光 為人沉靜詳審。”
⒉ ?周詳審慎。
引漢 王充 《張衡·問孔》:“夫賢圣下筆造文,用意詳審,尚未可謂盡得實;況倉卒吐音,安能皆是?”
唐 劉知幾 《史通·因習》:“凡為史者,茍能識事詳審,措辭精密……斯庶幾可以無大過矣。”
清 張之洞 《讀古人文集》:“文以國朝 姚鼐 《古文辭類纂》最為善本,為其體例分明,評點精妙,校讎詳審。”
⒊ ?詳細審察。
引唐 魏徵 《遺表稿》:“公卿之內,情有愛憎。憎者惟見其惡,愛者惟見其善。愛憎之間,所宜詳審。”
明 王守仁 《大學問》:“吾心之良知,自有以詳審精察之,而能慮矣。”
郭沫若 《蒲劍集·“民族形式”商兌》:“與其空談,不如詳審事實。”
⒈ ?周密且審慎。
引《書經·蔡仲之命》「詳乃視聽」句下漢·孔安國·傳:「詳審汝視聽。」
漢·王充《論衡·問孔》:「夫賢圣下筆造文,用意詳審。」
1.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緩緩想。想得時切莫緩,便要急急行。處天下事,只消得安詳二字,兵貴神速,也須從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遲緩之謂也,從容詳審,養奮發于定之中耳。
2.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緩緩想。想得時切莫緩,便要急急行。處天下事,只消得安詳二字,兵貴神速,也須從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遲緩之謂也,從容詳審,養奮發于定之中耳。
3.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緩緩想。想得時切莫緩,便要急急行。處天下事,只消得安詳二字,兵貴神速,也須從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遲緩之謂也,從容詳審,養奮發于定之中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