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ér jiā
注音ㄦˊ ㄐ一ㄚ
繁體兒家
⒈ ?古代年輕女子對其家的自稱。猶言我家。
⒉ ?古代青年女子的自稱。
⒈ ?古代年輕女子對其家的自稱。猶言我家。
引唐 寒山 《詩》之六十:“何須久相弄,兒家夫婿知。”
宋 辛棄疾 《江神子·和人韻》:“兒家門戶幾重重,記相逢,畫樓東。”
郁達夫 《春閨》詩之二:“明知此樂人人有,總覺兒家事最奇。”
⒉ ?古代青年女子的自稱。
引清 洪昇 《長生殿·聞樂》:“娘娘不必遲疑,兒家引導,就請同行。”
⒈ ?女子自稱。
引宋·史達祖〈眼兒媚·兒家七十二鴛鴦〉詞:「兒家七十二鴛鴦,珠佩鎖瑤箱。」
元·李直夫《虎頭牌·第一折》:「若問兒家夫婿,腰懸大將金牌。」
⒉ ?男子自稱。
引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一三出》:「(生)?兒家門戶重重閉,春色緣何得入來?」
⒊ ?女子之家。
引宋·盧祖皋〈清平樂·柳邊深院〉詞:「寶杯金縷紅牙,醉魂幾度兒家。」
元·喬吉〈折桂令·多時不到兒家〉曲:「多時不到兒家,想繩掛秋千,弦斷琵琶。」
⒋ ?男子之家。
引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娶婦》:「至迎娶日,兒家以車子或花檐子發迎客,引至女家門,女家管待迎客。」
1.莫道無情渡口舟,舟中木馬解回頭,不知負義兒家婿,尚解回頭一顧不。
2.兩人這一交談,嚴銖兒家學淵源,博學多才,對經史子集多有涉獵,且出身世家,言談間頗有見地。
3.幼兒家長要堅持說普通話,要根據當地方言中對學拼音的干擾因素,如n、l不分,平舌音與翹舌音不分等,編一些針對性強的繞口令、兒歌,使兒童能辨別其發音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