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éng mù
注音ㄏㄥˊ ㄇㄨˋ
繁體橫目
⒈ ?《莊子·天地》:“夫子無意于橫目之民乎?愿聞圣治。”成玄英疏:“五行之內(nèi),唯民橫目。”后以“橫目”指人民,百姓。
⒉ ?猶怒目。
⒊ ?數(shù)字四的隱語。目字,橫則為“四”。
⒋ ?草名。即鼓箏草。
⒈ ?后以“橫目”指人民,百姓。
引《莊子·天地》:“夫子無意於橫目之民乎?愿聞圣治。”
成玄英 疏:“五行之內(nèi),唯民橫目。”
前蜀 韋莊 《小將張彥射虎歌》:“海內(nèi)昔年狎太平,橫目穰穰何崢嶸。”
宋 陸游 《寓嘆》詩:“虛名但可欺橫目,薄俗何時復(fù)結(jié)繩。”
⒉ ?猶怒目。
引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連瑣》:“隸橫目相仇,言詞兇謾。”
郭沫若 《前茅·哀時古調(diào)》詩之三:“羨煞人,黃金印,順口說合縱,橫目說連衡。”
⒊ ?數(shù)字四的隱語。目字,橫則為“四”。
引《晉書·五行志中》:“武帝 太康 三年平 吳 后, 江 南童謡曰:‘局縮肉,數(shù)橫目,中國當(dāng)敗 吳 當(dāng)復(fù)。’……案‘橫目’者‘四’字,自 吳 亡至 元帝 興幾四十年。”
⒋ ?草名。即鼓箏草。
引《爾雅·釋草》:“傅,橫目。”
郭璞 注:“一名結(jié)縷,俗謂之鼓箏草。”
⒈ ?人的眼睛橫向而生,因此泛稱人類為「橫目」。
引《莊子·天地》:「夫子無意于橫目之民乎?愿聞圣治。」
⒉ ?怒目生氣的樣子。
引《聊齋志異·卷三·連瑣》:「隸橫目相仇,言詞兇謾。」
近怒目
1.房屋賣得不好時,地產(chǎn)商就像盤絲女妖,低聲下氣,千嬌百媚;賣得好時,就變面為牛怪魔王,豎眉橫目,霸道彪悍。
2.帶路的鬼子很快就躺了一地,司馬洛擦著匕首橫目四顧,下令跟上來的各排清點人數(shù),完了以后也不多說話,只是揮手示意向高地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