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uàn zī
注音ㄉㄨㄢˋ ㄗ
繁體斷葘
⒈ ?亦作“斷災(zāi)”。
⒉ ?枯折的樹(shù)干。形容人背傴而枯瘦。
⒈ ?亦作“斷菑”。枯折的樹(shù)干。形容人背傴而枯瘦。
引《荀子·非相》:“周公 之狀,身如斷葘。”
王先謙 集解引 郝懿行 曰:“《皇矣》詩(shī)傳:‘木立而死曰葘。’葘者,植立之貌。 周公 背傴,或曰韤僂,其形曲折,不能直立,故身如斷葘矣。”
清 袁枚 《隨園隨筆·今疾病見(jiàn)古書(shū)》:“‘ 周公 如斷菑’亦枯瘦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