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ā xún
注音ㄐ一ㄚ ㄒㄨㄣˊ
繁體浹旬
⒈ ?一旬,十天。
⒈ ?一旬,十天。
引《隸釋·漢衛(wèi)尉衡方碑》:“受任浹旬,庵離寢疾,年六十有三。”
《宋書·武帝紀(jì)論》:“﹝ 高祖 ﹞曾不浹旬,夷兇翦暴。”
《資治通鑒·后漢隱帝乾祐三年》:“比皇帝到闕,動(dòng)涉浹旬,請(qǐng)?zhí)笈R朝聽政。”
胡三省 注:“十日為浹旬。”
明 許自昌 《水滸記·閨晤》:“近則浹旬,遠(yuǎn)幾一月,纔到家中料理一番。”
龔爾位 《己酉三月送春麓山作》詩:“浹旬苦風(fēng)雨,閉戶不知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