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xì qiáng
注音ㄒ一ˋ ㄑ一ㄤˊ
繁體鬩牆
⒈ ?見“鬩墻”。
⒈ ?謂兄弟相爭于內(nèi)。后用以指內(nèi)部相爭。一本作“鬩墻”。
引語本《詩·小雅·常棣》:“兄弟鬩于墻,外御其務(wù)。”
明 吾丘瑞 《運甓記·瑯琊就鎮(zhèn)》:“皇路多艱,鬩墻頻搆,愧擁節(jié)旄南控。”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三》:“使遭兄弟之變者盡如是,鬼尚有鬩墻之釁乎。”
郭沫若 《賀日本內(nèi)山書店成立三十周年紀念》詩:“如何壟斷居奇者,尾逐妖星慣鬩墻。”
⒈ ?語本比喻兄弟相爭,引申為國家或集團內(nèi)部的爭斗。
引《詩經(jīng)·小雅·常棣》:「兄弟鬩于墻,外御其務(wù)。」
例如:「黨內(nèi)兩派鬩墻,嚴重影響到整個黨的形象。」
1.而大陸所受到的威脅就不是這樣的不著邊際,如果不是出于兄弟鬩墻的內(nèi)戰(zhàn),這么多的鴨霸行為如果不進行一次總清算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
2.這個星期,這種相似又使他們越過邊界陷入一場兄弟鬩墻的貿(mào)易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