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táo rén
注音ㄊㄠˊ ㄖㄣˊ
詞性名詞
⒈ ?桃核里的仁兒。可制食品,可入中藥。
⒈ ?桃核里的仁兒。可制食品,可入中藥。 宋 蘇軾 《仇池筆記·王翊夢鹿剖桃核而得雄黃》:“一日,有村婦林中見一桃過熟而絶大,獨在木杪,乃取而食之。
引翊 適見,大驚。婦人食已,棄其核, 翊 取而剖之,得雄黃一塊如桃仁。”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一·桃》:“桃仁行血,宜連皮尖生用。”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臘八粥》:“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以作點染。”
⒈ ?胡桃科植物果實的核仁。呈淡褐色,外表有不整齊的凹溝,含豐富脂質(zhì),是一般大眾所愛吃的干果。
⒉ ?一種中藥。桃的種仁。為破血袪瘀的常用藥品。
引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九·果部·桃》:「桃仁行血,宜連皮尖生用。潤燥活血,宜湯浸去皮尖炒黃用。」
英語peach kernel, used in Chinese medicine
德語Walnüsse
法語noyau de pêche (médecine chinoise)?
1.吃剩下的核就是水蜜桃的種子,外殼呈長扁形,兩端稍尖,表面疙疙瘩瘩的,此較硬。核由兩片合成,敲開便可看到桃仁。桃仁可以吃,也可以入藥。將桃核種入泥土,它先長出胚芽,將殼脹裂,逐漸長成一株樹苗。
2.做法:將冬瓜子仁、桃仁曬乾后磨成細粉,參與過量蜂蜜混合成稀疏的膏狀。
3.吃剩下的核就是水蜜桃的種子,外殼呈長扁形,兩端稍尖,表面疙疙瘩瘩的,此較硬。核由兩片合成,敲開便可看到桃仁。桃仁可以吃,也可以入藥。將桃核種入泥土,它先長出胚芽,將殼脹裂,逐漸長成一株樹苗。